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中国选手王晨阳在北京冬残奥会残奥越野滑雪混合接力4×2.5公里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万 象摄
忘记身体残缺,中国冬残奥运动员以拼搏奋进的姿态一次次惊艳世界;细节中诚意满满,冬残奥会场馆以高水平无障碍环境建设向世界展示“中国温度”……
北京冬残奥会已于3月13日闭幕。这一残疾人的体育盛会不仅折射出中国新时代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精神风貌,也折射出中国残疾人事业取得的亮眼成就。
冰雪之上、雪沫飞舞,视障运动员在领滑员的引导下,以一往无前的姿态向着终点冲锋;精准计算、相互鼓舞,轮椅冰壶运动员聚精会神,用近40斤重的大理石冰壶描摹“梦”的轨迹……
在北京冬残奥会的赛场上,中国冬残奥运动员不断突破自我,夺得18枚金牌、20枚银牌、23枚铜牌,在金牌榜、奖牌榜居第1位,取得了中国参加冬残奥会的历史最好成绩。伴随着国旗一次次在领奖台前高扬,冰雪之梦照进现实。
赛场外,更多残疾人享受到了体育运动带来的酣畅与精彩。
基层社区内,适合残疾人的健身器材日益丰富,全国残疾人社区文体活动参与率由2015年的6.8%持续提升至2021年的23.9%;各类学校中,残疾学生广泛参与学校组织的排舞、啦啦操、旱地冰壶等运动项目,菁菁校园更添欢笑与活力;冰天雪地里,“残疾人冰雪运动季”活动热火朝天,直接参与的人数从最初的万人发展到30多万人。
“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可以促进残疾人勇敢走出家门,满足兴趣爱好,增加社会交往,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社会公众也可以通过残疾人在体育活动中的参与和展示,更加充分了解这个群体。”
2022年3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和权利保障》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王梅梅道出了发展残疾人体育的重要意义。
国家游泳中心看台无障碍座席及卫生间均比原来增加一倍;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轿厢式缆车可供轮椅使用……
北京冬残奥会上,精准周到的无障碍服务给各国专家和运动员留下深刻印象。
比赛场馆外,改变也在发生。
北京开展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2019-2021年专项行动,累计整治整改点位33.6万个;张家口为迎接冬残奥会改造盲道358.58千米、缘石坡道4422处。
此外,在北京冬残奥会带动下,全国无障碍设施覆盖率持续提升。全国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有81%的出入口、56%的服务柜台、38%的厕所进行了无障碍建设和改造。
以无障碍环境建设扫除残疾人融入社会的“障碍”,以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为残疾人托起“稳稳的幸福”。
“十四五”时期,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目标人群覆盖率将达100%。
2022年开年,一份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1个部门印发的《“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吸引众多关注,其中对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扶持政策更引发广泛热议。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建立于2016年。“十三五”期间,这项制度已惠及1200多万困难残疾人和1400多万重度残疾人,帮助兜牢残疾人民生底线。
此外,各地还通过实施低收入重度残疾人单独施保等政策,将更多的困难残疾人纳入低保覆盖范围,目前已有1000多万残疾人入低保。
北京冬残奥会已落下帷幕,但中国8500万残疾人的命运交响曲正步入高潮。新时代春风中,广大残疾人在党和国家关心关怀下、在全社会支持帮助下,以梦为马,向着更美好的生活勇毅笃行。
(据新华社电 记者高蕾、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