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我们坚持以‘绿色’为环境底色,通过‘绣花’功夫推进‘匠心提质绣杭城’专项行动,推动城市实现‘颜值’与‘内涵’双提升,让更多的市民游客能够收获更多的获得感,增强城市记忆。”日前,在杭州亚组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杭州市运保指挥部城市环境提升组环境提升专班副主任邵伟华向中外记者介绍“绿色办赛”对城市提升带来的影响时说道。
邵伟华说,整体工作概括起来是三个关键:绿色生活、绿色文化、绿色坦途。
一是涵养绿色生活,绣出“美丽家园”风景线。邵伟华介绍,他们聚焦民生,开展老旧小区改造、美丽庭院、美丽乡村的创建,营造人与自然、人与建筑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活环境。比如,上城区湖滨街道的尚农里小区建于1985年,整治前,房屋建筑立面老旧、公共设施薄弱。在这次改造后小区面貌焕然一新,社区居民群众幸福感大大提升。
二是构建绿色文化,绣出“杭韵街巷”风景线。邵伟华表示,他们聚焦杭州的历史文化,实施了31条老旧街巷“微改造精提升”。在街巷改造过程中,秉持绿色节能理念,从街区的灯具选型、设施减量、亮度控制等方面强化节能设计。如,拱墅区小河直街,位于京杭大运河畔,唐宋时期南来北往的船只络绎不绝,沉淀了历史的精华,集聚了百年的韵味。
三是呈现绿色坦途,绣出“畅行交通”风景线。邵伟华说,他们聚焦道路的平整度、出行的通畅度,在这次城市改造过程当中,推出了薄层罩面新工艺,对道路路面进行新工艺改造;对复兴大桥、留石高架等路面开展“平路整治”,既控制了扬尘,又降低了通行噪声;以生态营建手法提升了机场大道、空港大道、杭州南等39个入城口。比如,萧山区机场高速入城口,以“山水城田是背景、林地草坡是场景、一路风情一路景”的理念,采用了LED灯等节能设备;布设大型亚运logo绿植,设置了亚运宣传海报,营造认识浙江、走进杭州“第一窗口”的亚运美景,让市民游客出行能够更加舒心,也更具辨识度。
“我们要建设的城市环境是一个生命有机体,我们将巩固好、传承好杭州国内最清洁城市、高标准城市保洁、平路整治新技术等绿色工艺,把这些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经验体现到城市日常管理服务中,促进杭州这个城市可持续发展、健康发展,夯实杭州生态文明之都的绿色底色。”邵伟华说,他也诚挚邀请各位朋友们多到杭州的角角落落、老旧街巷,多走走、多看看,相信大家肯定会有新的发现,也会有新的期盼!(记者 刘希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