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抱拳礼中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左掌右拳拢屈,表示天下武林是一家。左掌为文,右拳为武。”在上海体育大学武术博物馆里,工作人员周广瑞向参观人员讲述着中国武术基本礼仪抱拳礼的含义,大家听得饶有兴致。
作为世界上第一家全方位展示武术历史与文化的博物馆,上海体育大学武术博物馆以现代中国武术史研究成果为依托,通过实物、图文、影视多媒体等多种展示手段,将中国武术发生、发展的历史脉络清晰勾勒出来,向观众展示中国武术的演变历程。
周广瑞介绍,博物馆除了接待参观外,还会通过展览、讲座、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向公众普及体育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体育文化素养,为武术文化的科学普及作出了积极贡献。2023年1月,国家体育总局、科学技术部公布了首批58家国家体育科普基地名单,上海市共有4家单位入选,上海体育大学武术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现在开展科普活动主要分为‘请进来’和‘走出去’两大块。”周广瑞说,“请进来”即常态化组织开展一些活动,邀请青少年走进博物馆,通过“观、演、学”的科普形式,激发青少年对中国武术的热爱,传承中华武术精神。“走出去”即走出“象牙塔”,积极联动社会各界资源,开展武术科普活动,不断推进武术文化的普及。
如今,上海体育大学武术博物馆依托专业优势,每年开展数十场次不同主题、丰富多彩的武术体验活动,尤其在上海科技节、全国科普日等特殊节点,开展武术科普教育活动已成为常规工作。此外,还积极开展武术进校园、进社区公益活动,委派专业教练员开展义务培训活动,宣传健康知识,科普健身理念,将科普知识送到居民身边。
“国家体育科普基地作为国家特色科普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体育科技成果与发展实践的重要场所,是面向公众开展体育科技知识普及、宣传体育科技成就、推广科学健身知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的重要阵地。”上海体育局财务处有关负责人表示,除了上海体育大学武术博物馆外,另外三家入选体育科普基地的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上海棋牌文化博物馆、上海体育博物馆同样在体育科普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负责人告诉记者,体彩公益金为上海体育科普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以上海体育博物馆和棋牌文化博物馆为例,他们在建设、运营维护以及展品替换更新等方面的资金都来自体彩公益金,真正体现了中国体育彩票“来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发行宗旨,不仅让上海的体育科普基地逐渐成为一个对外展示的体育文化宣传阵地,也为社会公益事业和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指引和动力。(记者 刘希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