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为期12天的第九届亚冬会将于今晚8点在哈尔滨闭幕。自2月7日开幕以来,哈尔滨亚冬会就以其鲜明的“绿色”特色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本届亚冬会专门设计了“翠影紫梦”色彩系统,其中“兴安绿”作为主题色系之一,象征着东北大小兴安岭广袤林地的葱郁与生机,寓意着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景。
在场馆建设与改造方面,亚冬会组委会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对所有冰上项目场馆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绿色升级。以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速滑馆为例,这座拥有30年历史的场馆,在保留其历史风貌与文化底蕴的同时,通过引入先进的保温材料、优化玻璃采光带设计、安装智能温控系统等措施,显著提升了场馆的能效比与环保性能。此外,新型电动浇冰车、数字传感技术等先进科技的应用,不仅减少了碳排放,还通过精准控制浇水量,实现了冰面的高质量维护。这里是本届亚冬会产生金牌数量最多的一个场馆,共产生14块金牌。
被誉为“绿色博物馆”和“天然大氧吧”的亚布力赛区,拥有绝佳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为雪上项目的举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亚布力赛区8个竞赛场地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升级,采用了节能环保材料与低碳技术相结合,确保了场馆的环保性能。此外,增设了10个5G基站,实现了高寒环境下的5G网络全覆盖,为赛事的直播、转播以及观众体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赛区还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通过植树造林、恢复植被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了赛区的生态质量,为运动员提供了更加清新、宜人的比赛环境。在赛会期间,这里共计产生32块金牌。
国际社会对本届亚冬会的绿色环保理念给予了高度评价。巴林新闻通讯社特别关注了本届亚冬会的绿色环保措施,称其为历史上首次将绿色理念贯穿于赛事始终的大型国际赛事。非中经济网站也着重提到,亚冬会所有场馆及配套设施在改造、建设、测试赛和正式比赛期间全部使用绿色电力。另据英国“碳简报”(Carbon Brief)网站报道,本届亚冬会场馆除了实现亚冬会历史上首次实现100%绿电使用,同时,哈尔滨亚冬会组委会还投入使用了350辆醇氢电动汽车,这是醇氢电动汽车首次大规模服务国际性体育赛事。
巴林新闻通讯社报道截图
除了硬件设施的绿色升级,本届亚冬会还举办了多场以“绿色亚冬”为主题的宣传活动,通过主题演出、知识竞答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提升了公众的环保意识,也促进了绿色生活方式的普及,为哈尔滨亚冬会的成功举办增添了绿色底色。
在科技应用方面,本届亚冬会同样亮点纷呈。从“5G+北斗”室内外一体化精准定位系统到赛道风场监测技术,从智能冰墙与互动灯光系统到智能型冰机等创新应用,这些科技成果不仅为赛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支撑,更为冰雪产业的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随着第九届亚冬会的深入进行,绿色、科技、人文的理念已深植于每一位参与者与观众的心中。这场冰雪盛会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推动绿色冰雪运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决心与成就,更为全球冰雪运动的未来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与典范。
(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