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盛夏时节,群山环抱的湘西北桑植县,层峦叠翠。记者跟随中央媒体采访团驱车前至,发现这片积淀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红色沃土,因体育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在县中心文化广场,来自全国各地的跑者们穿行于绿水青山间,掀起全民健身助力乡村振兴的热潮;在贺龙纪念馆广场前,身着统一练功服的老人们迎着晨风舒展筋骨,在一招一式中拥抱健康与活力;在贺龙中学的篮球场上,少年们在炎炎烈日下腾挪跳跃,汗水在阳光下折射出青春的光泽……
湖南省桑植县是新中国体育事业奠基人贺龙元帅的故乡,作为湘鄂边、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带和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如何让革命老区在新时期焕发新颜?自2024年国家体育总局定点帮扶桑植以来,一幅以体育为笔,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的全景画卷,在澧水河畔徐徐展开。
图为“奥跑中国”大众路跑全国系列赛桑植站比赛现场
赛事引流,点燃乡村经济“新引擎”
“在贺龙元帅故乡奔跑,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是一次独特的运动体验,更是一段触摸红色历史、汲取精神力量的难忘经历。”日前,“奥跑中国”大众路跑全国系列赛在桑植举办,吸引了来自重庆、湖北、陕西等全国各地以及湖南本省近千名跑友积极参赛。参赛者们在奋力奔跑中,纷纷被桑植山水的人文之美所感染。
“奥跑中国”是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打造的10公里金牌赛事,自2017年起持续落地国家体育总局定点帮扶县。“作为国家级品牌赛事平台,我们通过赛事带动帮扶地区经济、文旅融合发展。”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产业发展处副处长魏东介绍,本站赛事,赛场特设线上线下“桑植文化旅游”“桑植农特产品”展示版块,推广的非遗资源及绿色发展成果,广受参赛选手和游客青睐。
在家门口就能参加“国字头”的体育赛事,这对很多桑植本地人来说除了满满的自豪感外,也给他们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变化。“以往我在街上跑步大家都会投来异样的目光,随着近两年大型体育赛事增多,大家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越来越高涨,身边参与体育锻炼的氛围也越来越浓厚。”获得此次比赛女子组第一名的王冬月分享起前后的变化,难掩喜悦。
据统计,在国家体育总局的帮扶下,2024年桑植先后举办了中国户外健身休闲大会、全国啦啦操社区运动会、全国U21篮球锦标赛、2024年“中华益动行”红色体育大会等各类体育赛事活动七十余次。吸引各地游客来桑植现场观看比赛3.5万人次,线上点击率超亿次,带动住宿、餐饮消费增长4000万元,同比增长20%以上。全年吸引游客365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46亿元。赛会经济的破茧成蝶,让山窝窝里飞出金凤凰。曾经的革命老区,如今因体育和顶级赛事,而频频“出圈”并“引爆流量”。
图为桑植县洪家关村贺龙中学学生在进行篮球训练
教育帮扶,夯实乡村振兴发展根基
跑步、跳远、打篮球……走进桑植县洪家关村贺龙中学,炎炎夏日的绿茵场上,青春的热浪扑面而来。
“体育训练虽然很辛苦,但整个过程教会了我只要坚持就能成功。”高一年级体育特长生谷梦媛告诉记者,去年她以100米项目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贺龙中学。在老师专业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她的百米成绩不断突破。“我希望在做好体育训练的同时,努力提升文化课水平,争取考入湖南师范大学。”谷梦媛憧憬道。
桑植县贺龙中学副校长李光明向记者介绍,学校秉承贺龙元帅精神,以“强身健体、培养人才”为目标,通过开展特色项目培养体育人才。“我们每一届体育生有50至100人,高中三个年级体育生近300人,队伍十分庞大。”李光明说,他们一部分学生可以通过体育考取理想的大学;另一部分学习了篮球、足球等专项训练后,留在了家乡为当地体育事业添砖加瓦。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家体育总局帮扶下,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贺龙中学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工作结出了丰硕成果。李光明介绍,2024年,学校开展了3次“奥运冠军进校园”活动,通过与奥运冠军零距离接触,激发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鼓舞了他们的斗志。在体育总局体操中心的推动下,去年他们与体育特色示范学校保定市第七中学开展结对帮扶。保定七中两名老师通过两个月的支教,在贺龙中学开展了排舞项目教学工作,带动近3000名师生参与排舞学习。2024年全国排舞冠军赛上,贺龙中学排舞队斩获特等奖。如今,在贺龙中学的校园里,每天都能看到学生们整齐划一地进行排舞练习,排舞大课间展演已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外,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桑植县共选派了119名体育教师赴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大学等名校进行培训。2024年,国家滑雪登山队还受邀前往桑植进行滑雪登山跨界跨项选才,3名青少年入选国家滑雪登山队试训,为备战2026年米兰冬奥会及2030年法国冬奥会储备运动员人才。“我们希望通过发展竞技体育和青少年体育,让乡村学生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国家体育总局挂职干部,桑植县委常委、副县长宋云飞说道。
图为首届姊妹儿篮球邀请赛比赛现场
夯实基础,将体育功能转为基层治理新路径
体育赋能乡村振兴,不仅能为乡村带来经济发展,对于乡村治理、生态环境改善、优化乡村体育场地设施供给同样会起到助推作用。“我初到桑植挂职时发现,这里的全民健身设施历史欠账还是比较多。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但是老百姓连一块遛弯的地方都没有。”宋云飞说,面对桑植体育设施匮乏的困境,国家体育总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新建全民健身综合运动馆、老观潭全民健身中心、湖南潇湘健身步道,提质梅家山体育公园,全县新增公共体育场地面积24.4万平方米,增长28.87%,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88平方米,增长29.15%。
此外,在宋云飞的积极推动下,桑植县组建了县体育产业发展中心,是湖南省第一个县级体育产业发展中心。“我们还成功组建了桑植县体育总会、桑植县登山协会,下一步还要组建桑植老年人体育协会、农民体育协会以及其他单项运动协会。”宋云飞表示,通过一年多的定点帮扶,逐渐搭建起了桑植体育事业发展的四梁八柱,各方面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好的转变,更让大家看到了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
“国家体育总局的帮扶绝不仅仅是在桑植修一条路、建一座桥,而是要通过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让桑植的老百姓们养成‘多运动、少赌博’‘多出汗、少喝酒’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享受到体育给桑植全社会带来的活力和正能量。”宋云飞说,下一步将在依托国家体育总局定点帮扶的基础上,通过发挥自身特色优势,推进红色、体育和旅游深度融合,打造出更加美丽、更加宜居、更加宜游的旅游目的地,努力探索一条“体育强县、赛事活县、体旅兴县”的新路子,为乡村振兴与体育强县不断贡献体育力量。
从贺龙元帅“两把菜刀闹革命”的洪家关,到红二、六军团誓师长征的刘家坪,走在桑植这片红色热土上,我们看到体育赛事汇聚的滚滚人流,基础设施提升的暖暖民心,乡村体育人才培育的勃勃生机……在国家体育总局的精准帮扶下,这片革命老区正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记者 刘希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