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南昌航空大学的羽毛球馆内,总能看到一个身姿矫健的身影——张艺曼。这位曾斩获国际级赛事荣誉的羽毛球健将,如今以硕士研究生的身份,在学术与体育的双重赛道上续写着拼搏与担当的青春篇章。从七岁初识羽毛球的稚嫩少女,到如今在校园中传递体育精神的青年榜样,张艺曼用近二十年的坚持,诠释了新时代运动员的多元价值。
张艺曼与羽毛球的缘分始于七岁那年。在衡阳市体校的操场上,她第一次挥动球拍,便与这项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寒来暑往,数年如一日的艰苦训练,让她的天赋逐渐显露。
2023年泰国国际大师赛半决赛,面对本土作战的泰国选手革通,张艺曼在客场作战、伤病困扰的不利条件下,先失一局后连扳两局,最终以22:20逆转锁定胜局。
2025年3月,中国(瑞昌)国际羽毛球大师赛的颁奖仪式上,退伍之后以地方选手身份参赛的张艺曼,将金牌挂在了江西队教练的脖子上。“这枚金牌,献给江西!”这位刚进入南昌航空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前国手,在决赛中以未失一局的完美表现夺冠。
“以体育人、以体育心”,用薪火相传的使命助力校园文明建设,张艺曼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
南昌航空大学的“公益课堂”上,张艺曼时常出现,一丝不苟地教学生们练习反手发球。她半蹲着身子,让球拍与地面保持平行,像在赛场上一样庄重。这个曾在国际赛场无数次使用的技术动作,如今被她拆解成一个一个的教学步骤。一年来,她的公益课程已覆盖2000余人次。一个参加过公益课的学生感慨,从她身上,我感受到了“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和“为国奉献、为省争光”的赤子情怀,那种强烈的使命感、荣誉感同样令我振奋。
周末的南昌市中小学操场上,也常能看到张艺曼的身影。在“体育文化进校园”活动中,她创新提出“羽毛球+爱国教育”的特色教学方法,通过分享成长故事与体育精神,激励青少年勇敢追梦。截至目前,活动已覆盖师生近万人,成为体教融合的典范。
如今的张艺曼,依然保持着每天6点起床的习惯。田径场上,她与同学们并肩跑步;学术研讨中,她以运动员视角提出独到见解;羽毛球馆内,她驻足观看训练,眼神中满是欣慰与期待。“体育不仅是锻炼身体的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张艺曼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感受到体育的魅力,让体育精神成为激励大家前行的力量。”
从赛场到校园,从冠军到导师,张艺曼始终以拼搏为底色、以担当为笔锋,书写着属于新时代青年的精彩答卷。她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传奇,不仅在于站上巅峰的瞬间,更在于巅峰之后,依然选择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坚持与担当。(淦轩)